媒体里的潘得巴项目

     中国政府官方门户网站在10月2日刊登了一则题为:“西藏珠峰自然保护区的‘潘得巴’项目成效显著”的新闻。 新闻里写道:

     “1998年被联合国评选为“全球50佳可持续发展项目”的西藏珠峰自然保护区内的“潘得巴”项目,已探索出一条保护环境与发展当地经济的有效途径。

     1994年,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面积3.3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200米,居住着8.9万名农牧民。珠峰自然保护区是西藏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自然保护区之一,据初步统计,这里有高等植物2300多种、动物270多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33种。当年,“潘得巴”项目便在保护区启动。

      “潘得巴”即“乡村福利员”,由藏语中的三个字组成,原意为“为民谋福利”;“潘”有利于他们的社区、家庭、自然资源(包括野生动物等);“得”是指身体健康、有灵性;“巴”则为工作人员。这个项目的主旨是要探索出一条保护与发展协调并行的路子,在维持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地方经济,提高当地群众生活水准,让当地居民成为自然保护的主体,参与自然保护区的管理。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潘得巴”项目采取当地政府自上而下,指导并推动项目的实施;外来专家由外而内,提供培训和建议;社区群众自下而上,采取行动并作出改变。这种管理模式在当地颇具成效,已向西藏其他自然保护区推广,目前西藏有超过1000名的“潘得巴”分布在各村庄中。

     据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的雷光春院长介绍,目前,当地社区与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共管关系;在双方共同努力下,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0%的村庄已经拥有了基本医疗保障,儿童的死亡率下降了50%,人工免疫接种率提高到了90%。同时,保护区内猎杀野生动物行为已被禁止,濒危野生动物的数量增加,包括雪豹,藏羚羊、赤斑羚和盘羊等;在保护区内的主要村庄中已开办了多所学校,并在当地种植了50万棵树木。”

     这则新闻也同时被其它门户网站广泛转载,包括人民网中国日报以及西藏新闻网等。

     另外,北京电视台也报道了最近结束的以“共环保-感非凡”为主题的2011年“福特汽车环保奖”在北京举办颁奖典礼。在此颁奖典礼上,潘得巴协会申报的“潘得巴自然保护与社区发展项目”从120个申报项目奖中脱颖而出,获得唯一的一个“自然环境保护-先锋奖”一等奖。 潘得巴协会执行会长次仁罗布先生在接受北京电视台采访时说道:“潘得巴项目培训的内容不仅仅包括环境保护,还包括公共卫生,家庭创收以及社区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社区问题。”

     更多关于访谈的内容可以点击以下连接:北京电视台新闻视频 

Chinese, Simplified

© 西藏自治区潘得巴协会| 中国西藏拉萨市林廓西路40号包装公司基地2-2-7号| 联系人: 次仁罗布 手机:139 0892 2773 | 电邮:2283197490@qq.com